更多新闻
[发布时间]:2023-09-16
一个世纪壮阔征程,山河为证岁月为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大潮里,东北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
1923-2023,百年淬火铸信仰。历史积淀了东北大学光荣悠久的爱国传统,挥写了她荡气回肠的爱国篇章,也镌刻了她矢志不渝的报国理想。
1923-2023,百年奋斗铸辉煌。时光铭记了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锻造了她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文化品格,也深植了她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大爱情怀。
1923-2023,从抵御外侮、办学救国的老东北大学,到又红又专、工业兴国的东北工学院,再到科技报国、人才强国的新东北大学,这所百年学府扎根白山黑水之间,被誉为“共和国冶金人才的摇篮”,为新中国工业体系的构建作出杰出贡献,不断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奋勇向前,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书写了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壮丽篇章!
百年风雨深植血脉的爱国传统历久弥新
在“一二·九”运动这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学生爱国运动中,背负着国恨家仇、流亡到北平的东北大学师生,坚定地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用生命和鲜血演绎了真挚的爱国情怀。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东北大学的爱国传统与生俱来。
100年前,东北大学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东北列强环伺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肩负着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的历史使命,在白山黑水间发出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时代强音。
截至1931年,东北大学已建成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有300余名教授,3000多名学生,“学风淳穆,良师荟萃,俊彦云集,极一时之盛”,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国内一流大学。
那是蒸蒸日上的如歌岁月,那是鸿儒辉映的崛起气象,那是蓬勃发展的励志年代。章士钊、梁漱溟、梁思成、林徽因、刘仙洲、黄侃……名师大家灿若星辰,执教东大精育良才。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欣欣向荣的东北大学被迫流亡。15年里,师生一路求学、一路抗争,历经坎坷却弦歌不辍,成为“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点燃了“西安事变”的导火索,让《五月的鲜花》传唱在华夏大地,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中的东大音符。
在国家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东大人挺身而出,唱响了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大爱之歌。
这首歌,唱在20世纪20年代唐宏经、戚铭三、孙绂生等为代表的师生、工人党员在校内从事的革命活动中,唱在师生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斗争中。
这首歌,唱在1929年李正文、郭维城等学生创办的宣传革命思想的沈阳地区第一份左翼刊物——《冰花》小报中。
这首歌,唱在东大学子、东北抗日义勇军苗可秀在英勇就义前写给同学张金辉、宋黎的信里——“凡国有可庆之事,弟当为文告我;国有可痛可耻之事,弟亦当为文告我……”
这首歌,唱在东大培养的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声明上:“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
这首歌,唱在新中国第一张烈属证中,它记录着东大学子丛德滋捐躯赴国难的赤胆忠心……
这首歌,唱在东大师生在西安事变前游行请愿中“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的呐喊里……
在党的领导和感召下,以宋黎、张希尧、佟彦博等为代表的东大学子,前赴后继奋勇投身抗战烽火,其中有80余位英烈,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
百年沧桑,物换星移,东北大学的历程,融汇了民族危亡之际的痛切之问、新时代阳光下的激昂之答。爱国,是永不变换的精神底色;红色,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传承。
时至今日,纪念中国奥运第一人的校园标志建筑“刘长春体育馆”,已连续举办20年、每年12月9日的爱国诗歌朗诵大赛,一个个应用于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科技成果,一批批奔赴祖国基层一线扎根的青年学子,无不在与历史隔空呼应,寻求爱国主义的当代表达。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历久弥新。说东大爱国传统,展东大爱国形象,践行东大强校梦,东北大学大力挖掘特有的爱国文化历史资源,形成了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4月26日,庆祝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校史剧《同行》首演。一代代东大人的奋斗史被搬上舞台,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东大青年,鼓舞着师生们从历史中汲取实践力量,以赤子情怀投身新征程。
“百年东大坚守培育英才、教育兴国的历史使命,书写了光辉的爱国史、创业史、奋斗史。爱国主义是东北大学百年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立足新百年,奋进新征程,必须赓续爱国传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说。
科技报国实干创新的价值追求一脉相承
5月28日12时许,C919大型客机,稳稳着陆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标志着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
大国有重器,大学有担当。这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凝结着东北大学的智慧和汗水。起落架,被誉为“生命的支点”,世界上目前能生产飞机起落架的国家只有4个——法国、美国、德国和中国。生产C919起落架的特大型高强模具,其关键材料正是由东北大学姜周华团队自主研发,性能、质量全球领先。
今年1月,王国栋院士研究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超高强钢铁材料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使“强度”和“塑性”同时提升的新机制,并依托该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系列低成本“碳锰合金系”新型超高强钢。
这是东北大学把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把论文同时写在祖国大地上和顶级期刊上的生动实践,更是学校以国家需要为最高追求,实干创新、科技报国的文化传统。
1950年8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将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鞍山工专三校合组,主持创办了新中国专门培养冶金科技人才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沈阳南湖,由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沈阳南湖畔获得新生的东北大学,洋溢着新中国工业大学的全新氛围,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师生秉持着献身、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与祖国一起大踏步追赶着时代。
“国家建设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在新中国钢铁冶金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靳树梁老校长的倡导下,学校大力开展厂校合作,积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工程实践难题。师生科研团队,作为骨干力量,参与新中国第一座铝厂的恢复建设等重大工程,攻克高炉结瘤、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等世界性难题。
李华天教授,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东北工学院任教。当时美国、苏联等国的模拟计算机都已问世,而我国还没有。李华天说:“既然外国人能搞出来,难道我们就搞不成吗?”实现技术突破,为国争光,是李华天扎根科研的出发点。
开办工业自动化等国家急需新专业,攻克“红箭-73”反坦克导弹关键技术,开辟“流程工业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等国际领先新方向……东北大学发挥信息技术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学科优势,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注入澎湃动能。
在中国冶金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进程中,东北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国产连铸连轧电器控制系统,取得了以“超级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用钢铁意志挺起民族钢铁事业的腰杆,推动着中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
一所大学带动一片城区,一个园区催化一方热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东北大学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孵化出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东软集团、中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出第一台国产CT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走进新时代,学校坚定“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把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聚焦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以特色和优势精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东北大学责无旁贷。”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说。
秉持着敢为人先、国家至上的理念,东北大学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两个国家一流学科,深度挖掘集成钢铁和信息两条产业链全覆盖的特色学科资源,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大兵团作战。
青藏高原,海拔高度三四千米,年平均含氧量不足内地的65%,紫外线辐射超过内地平均值的8倍。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领衔的东北大学重大铁路岩爆科技攻关小组,在川藏铁路隧道现场进行安全监测预警与现场试验研究,用科技保障安全高效的施工。
在隧道内外温差达到40摄氏度的艰苦条件下,科技攻关小组日均工作8小时以上,目前预警准确率达到85%。“我们积极响应‘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争取实现更短时间范围的岩爆时间预警,为铁路早日建成通车贡献力量。”冯夏庭说。
钢花日夜飞溅,轧机阵阵轰鸣。暑假期间的轧钢车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和青年师生们钻研科研课题的主战场。
81岁的王国栋院士,被誉为“不老的钢铁侠”,忙得“推不开门”,时间紧得“分不开身”。“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钢铁生产线上,到365天运转的企业去寻找研究课题”——他的科研哲学始终如一。这位钢铁院士还带领团队编撰并出版了1000余万字的《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技术丛书》,以最新的科研成果更新冶金学科知识体系。
锻造大国重器,挺起钢铁脊梁,冶金学科群在破解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上捷报频传: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和轧制核心技术,研发的冶金装备和钢板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应用于宝武、鞍钢等50余家企业,成功应用于第三第四代核电、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水电机组、981钻井平台、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工程,引领大型轧机国产化和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巡天探地,向海图强。王福会,中国知名抗腐蚀专家、国家高端金属材料抗腐蚀的守护人。他和团队多年研制的各种抗高温腐蚀防护涂层,在航空航天和海洋等领域的装备上获得应用,一系列科研成果支撑了我国战略“杀手锏”工程、航空发动机、核潜艇等大国重器。
点石成金,为国选矿。韩跃新教授团队,怀着让我国铁矿等战略资源优质优用、劣质能用、安全可控的初心,20年磨一剑,深入矿山企业一线,破解了国际公认的复杂难选铁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难题,扩大了以东鞍山为代表的一批矿山的可利用铁矿储量,显著延长了矿山的服务年限。独创的矿相转化—高效分选技术还走出国门,造福赞比亚等国家。
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加强原创性攻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的不懈追求。他说:“不仅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提炼科技难题,而且要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产生广泛影响,用实际行动让中国的控制技术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东北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取得新进展:相关原创性成果被写入国际自控联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白皮书;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为学术带头人的“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平台获批建立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团队研发的运用于生产实际的钢铁生产与物流批调度优化技术领先国际同类主流技术;张化光教授团队自主创新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理论和技术,打破了我国海底管道检测对外国技术的依赖,为石油管线装上了“千里眼”。
…………
基础研究水平稳步提高,应用研究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东北大学贡献了一个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成果。“双一流”建设至今,东北大学荣获各类科技奖项327项、国家科技奖12项,牵头省部级一等奖73项。
植根辽沈,服务东北。东北大学将学校事业发展与辽宁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精准对接,积极实施《服务辽沈发展及东北振兴行动计划》,推动东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沈阳—东北大学创新港、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试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批科技和人才汇聚高地,与地方联合建设了一批中试熟化对接平台,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超过50%,为东北全面振兴和行业区域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教育英才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952—1982年,以吕永信等为代表的45名东北大学毕业生,怀着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来到秘密矿区。他们战严寒、抗饥饿、勇创新,在极端艰苦恶劣的条件下,攻破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让可可托海矿脉精选的铍、锂和钽铌等稀有金属材料应用到“两弹一星”上,让可可托海成为“两弹一星”的功勋地,熔铸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
“我原来报的是化工系,对于南方学生来说,采矿太陌生了,甚至还有种恐惧感。但经过政治学习后,怕苦怕累的思想早就不存在了,既然国家需要,我就毫不犹豫地来到采矿系,这就是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东北大学1954级毕业生、中国东煤企业集团总工程师王友佳,用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学校“五四煤”精神的爱国真谛。
20世纪50年代,国家急需采矿专业人才,106名东大学子响应国家号召,毅然“为国转系”,选择了采煤这个艰苦专业。为此,学校授予五四采煤甲乙两班“学习模范”称号。
在106名同学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东北工学院原党委书记费寿林、著名岩石专家徐小荷、东北大学第一位女博导林韵梅等一批杰出人才,他们都是“五四煤”精神的缩影。“热血青年、献身矿业、刻苦学习、敬业报国”的“五四煤”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东大学子。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建设一流大学,关键在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东北大学人才培养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着眼于价值和人格塑造,厚植家国情怀,把为国为民的格局和胸怀贯穿于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新时代新征程上,学校将高质量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强、实践能力突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先后两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高校,获批国家首批未来技术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团队4次摘得全国桂冠,5次代表中国出征国际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与时俱进打造以郎士俊实验班、冶金工程创新实验班等为标志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东北大学持续升级“新控制学”“大冶金学”“新矿业工程”等学科专业,全面深化知识体系创新,新建课程200余门、编写教材200余部。启动强基计划,加强控制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崭新探索。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早在32岁就以“谢绪恺判据”这样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控制理论成果惊艳国际自动化学界的谢绪恺教授,97岁仍笔耕不辍,在去世前完成了献礼百年东大的辅导教材《高数三部曲》之《线代笔记》。几十本手稿,彰显着一名老党员丹心育人的赤子情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完成第100部著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又给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继续写作,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分享给更多青年学子。
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特等奖获得者任鹏教授,耐心指导学生围绕社会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中坚定“四个自信”,提升能力本领。
每年毕业季,一批批奔赴祖国最需要地方的身影,彰显着东大人爱国报国的信仰力量。破解“笔尖钢”难题的太钢技术员车德会,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保驾护航的刘春姐,用清澈的爱驻守边防保家卫国的“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巴兴……东大学子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把青春融入祖国的大地山河。
一百年来,东北大学为国家培养出的40余万名毕业生,踊跃投身基层和生产一线,有在学术界和重大工程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70余位中外院士;有爱国创业、兢兢业业的企业家;有以“奋斗者号”控制软件负责人及主驾驶舱适航员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骨干和兴业英才。他们以不怕吃苦、勇于创新、质朴务实的优良品格,为母校争光,为祖国奉献。
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立德树人,百年仍是少年。
回首过往,“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的铮铮誓言,始终鞭策着东北大学与国家共奋进,与时代相偕行。
站在新百年的历史起点上,东北大学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深入思考和回答“落实党中央要求,东大何为”“强国建设,东大何为”“服务振兴新突破,东大何为”,立足辽沈、辐射东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升级和东北振兴发展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作者:王钰慧)
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6日第06版